一次房地产新模式的探索:会不会推高房价?

中金公司研究部指出,保证充足供给居住用地是满足超大特大城市居民合理住房需求的关键。在中长期维度上,稳步推进以城中村改造为代表的城市更新有助于盘活低效存量用地资源,从供给侧发力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这也是构建房地产新模式的关键一环。叶智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城中村改造可以纠正过去粗放式、低质量、无序化、土地浪费等历史欠账,提高居民居住生活环境,同时新增居住供应,满足更多无房居民的居住需求,增加基建投资建设,拉动经济增长。城中村改造对建筑工程、装修、家电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也会产生一定的拉动作用,惠及更多行业和从业人员。这种“房地产新模式”无论是改善民生还是拉动经济增长,均有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对房价的影响如何呢?


宋雪涛认为,城中村改造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主要在于改善居住条件,进而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住房供给。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居住条件的改善而适度提升被改造区域的房屋价值,但在“防止大拆大建”和“房住不炒”的框架下,预计不会明显推升当地房价。赵秀池也持同样的观点:由于城中村改造新建了大量住房,增加了住房供给,而住房需求没有明显增加,预计房价不会带来大的波动。国常会要求,要坚持城市人民政府负主体责任,加强组织实施,科学编制改造规划计划,多渠道筹措改造资金,高效综合利用土地资源,统筹处理各方面利益诉求,并把城中村改造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好。